2014年的时候,吴晓波预测新三板,企业数量会超过5000家。当时信的人不多,结果平安夜应验。
2016就要来了,新三板注定仍然不平凡。
第一个不平凡是:一场挤进创新层的大战,会引爆流动性。
新三板5月1日要分层,我们都知道。三板的企业家,已经开始忙活了。
分层有三个标准:
标准一是盈利标准,要求两年平均净利润2000万以上,ROE10%以上,股东200人以上。非??量蹋乇鹗枪啥耸曜肌?
标准二是增长标准,要求连续两年收入复合增长不低于50%,平均收入不低于4000万,股本不低于2000万。利润增长50%比较容易,但让收入增长50%,很难。
标准三是规模标准,做市商多于6家,最近三个月市值大于6亿,净资产5000万以上。这个努努力,也就达到了。
大多数新三板的企业家,都在埋头准备标准三,争取早点进入创新层??晌私氪葱虏?,他们必须:
1.推高股票价格,市值不仅要在6亿以上,而且最好7-8亿,更保险一些。
2.找到6个以上做市商,最好能更多,以防有做市商中途退出。
所有这一切手段,都要从2月开始,最好能再早一些。做市是为了创造流动性,推高价格,流动性只会更强。
所以,新三板的风,会从2016年2月,再刮起来。
三板上公司太多,研究不过来,就研究那些被筛选过的创新层企业好了。创新层与基础层,未来的待遇,是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第二个不平凡是:转板或许会真的来,而且不会太复杂。
总有人说,要等证监会的转板制度出台??纱蠹矣忻挥邢牍?,真的需要出台一个什么制度么?
美国的注册制是这样的:想上市,就先向SEC(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申请,如果20日内没有回复,就可以自己找交易所洽谈上市。已经在一个交易所挂牌的公司,随时可以转而申请在另一个交易所挂牌,不再需要向SEC提交申请。
在中国,能真正实行注册制的,除新三板外,恐怕目前只有上海的战略新兴板。其它老板块,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存量改革,不容易。所有的改革,最好都在增量上下功夫。
如果战略新兴板抢企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市规则中,直接规定凡已经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只要再符合几个标准(例如已经挂牌两年以上,公开披露无违法违规),就可以直接申请在战略新兴板上市。再加上证监会规定,凡新三板已经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可以豁免审核,直接向其它交易所申请上市。
本来嘛,新三板的企业已经经历了中介机构和股转公司的背书,实在没必要多加证监会这一道子。更何况是进入了创新层的企业,投资机构和成熟的个人投资者,每天都在关注,都在挑毛病。公众的眼睛也不瞎。
如果你相信注册制是大趋势,那么新三板分层后,这一天会更早到来。
第三个不平凡是:交易所之间,真的要开始竞争了
有消息说,12月28日,科创板要开了。2016年,战略新兴板一定会开。
果如此,2016年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会不平凡,因为歌舞厅开多了,就要抢更多的小姐来坐台。
哪儿的企业最多?新三板啊。相信新开的这个板,那个板,一定会背后挖新三板的墙角。好企业属于全中国,不仅属于你一个。
如果竞争开始了,优胜劣汰的机制,就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了优胜劣汰的机制,活力才可能真正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