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黑马”《夏洛特烦恼》的成功逆袭,使得幕后公司开心麻花在资本市场一夜间火了。
上映后短短数天,《夏洛特烦恼》的排片率从12.51%提升到35%以上,而就在今天,《夏洛特烦恼》的票房正式突破10亿大关,画出一个完美逆袭的票房神曲线。
众所周知《夏洛特烦恼》是由开心麻花从话剧界转战大荧幕的首部作品,借着票房大获成功的东风开心麻花还筹备年底登陆新三板,或成为资本市场的“话剧第一股”。
这背后资本市场的操作投资相比票房似乎更加值得玩味,10亿票房背后的投资人究竟是谁呢?他现在的心情又如何?
翻阅开心麻花公开资料可知,其股东中除财政部、央视、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外,还有一家民营投资机构的身影。今日,《首席娱乐官》独家专访了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听他讲述投资开心麻花背后的故事。“我2010年就开始接触开心麻花,最后2013年才决定去投,当时还没有《夏洛特烦恼》,我投它之前也没有看过开心麻花的任何一部话剧,我觉得那样反而会干扰我的理性判断。”
郑培敏坦言,《夏洛特烦恼》票房超10亿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保守估计,开心麻花上新三板后他的投资收益有望达20倍,“这属于意外的惊喜”。但他自己对于团队的要求是,做“精品投资”。他认为,大部分风投都是广撒网,把基金池做得很大,招了很多投资经理到处看项目,但能成的案例只是凤毛菱角。“我经常和我的团队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80%的投资都是赚钱的呢?非要让80%的投资都是风险投资?”
郑培敏介绍说,他喜欢投文化行业里每一个细分领域前三名的公司,此外,他看“三好团队”,商业模式好、团队好、价钱好。当年的开心麻花就是这样的公司。
《夏洛特烦恼》大卖,让郑培敏在投资圈中也声名鹊起,他坦言,最近有不少人主动想做他的LP,但他依然坚持“精品投资”的理念,基金池仍会控制在五亿以内,未来,他更看好大文化行业的一个个细分领域。
只投文化商人,不投文化人
“我一直强调我做投资我只投文化商人,我不投文化人。文化人他是没有投入产出票房利润概念的。他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作品,他自己内心的一个情怀,把我们投资人的钱拿去烧掉我不会干这个事”。
投资就意味着风险,但谁都希望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开心麻花有足够多的话剧IP储备,且都经过了市场检验。更重要的是,2013年投资开心麻花时,这家公司已经迈入公司化运作,请来了职业经理人做CEO,告别“工作室”状态。
《夏洛特烦恼》、《乌龙上伯爵》、《羞羞的铁拳》等每部的话剧票房都很好,这就意味它们改编的电影都将会有5到10亿的票房体量,郑培敏预言:“现在的开心麻花应该有十几个IP的储备,未来的3到5年我估计这10几个都要出来。我相信平均票房应该在5到10亿,同时这些电影都将会是低成本投资的喜剧电影。”当然现在的《夏洛特烦恼》过10亿的票房结果对他来说就显得意外了,“这个是属于我们的意外之财了,就像捡钱包。”
商业模式好、团队好,还要有好价钱,郑培敏强调:“都不要在火的时候投它,投它的时候都要鬼子进村悄悄的”,“就像我六年前投长城影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我连问王长田说我要投长城影视他都不看好,但是事实上我对了。”郑培敏得意地说,在这轮股灾暴跌之前他已经“精准”卖掉长城影视的股票,六年收益率高达40倍。
他的投资回报率确实很高,开心麻花2年20倍以上,长城影视6年40倍,虽然他一直称这是老天爷的眷顾,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懂得什么时候进和什么时候退。
郑培敏会观察企业的行业地位,在公司估值过高时及时退,而当估值被低估,自己就绝不会退出。
开心麻花计划年底冲新三板,这新闻已被业内炒得铺天盖地,很多人都认为它会成为“话剧第一股”,但是郑培敏认为开心麻花绝不是一个话剧公司,现在该称为一个大娱乐公司。照现在的趋势开心麻花今年的利润达到1个多亿没有问题,再下去明年就是两个亿。他们内部定的战略是它已经要PK华谊和中国一线的娱乐公司,只不过会专注喜剧。
大文化领域的投资还处于“山腰以下”
从2011年开始专注文化领域的投资,郑培敏认为现在叫文化产品基金的很多,但是真懂文化产业的投资人凤毛麟角。
“2012年后比较理性地投文化,一年可能三到五个,今年拿到了基金后每年可能会投多一点五到八个,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少而精然后命中率高。”为什么呢?郑培敏这么回答:“第一文化行业真的不需要马上多的钱;第二基金如果大了回报率就降低;第三个人我这个人从小学开始我的班主任就说我爱面子,所以我这个人比较在乎品牌,我希望我最后是一个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一个文化投资人。”
如今新三板火的不行,但很多投资人都持观望态度。在郑培敏看来,文化企业恰恰适合新三板上市。“因为文化企业有几千万利润就算大文化企业了,这样的公司上沪深股市就是小公司,但它同时具有眼球效应,例如一个电影火了就会带动公司受关注,所以很容易在新三板公司中脱颖而出。”
为什么关注文化产业?郑培敏认为做投资跟开餐厅一样都是有竞争的,需要找好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他在几年前选择了偏门的文化行业:
1、中国人过了吃饱穿暖的时候就是要精神消费的,它是有宏观逻辑的;
2、文化行业特别难投资,一定要克服自己内心。
但要说一个文化企业怎样,决不能只是看报表,郑培明恰恰认为:“文化企业实际上有大量的无形资产是很难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里面表现”,如果纠结这些,“只能说明他就不是真正懂文化企业的投资人”。
从天使到VC到PE,郑培敏在聚焦行业做的是不聚焦投资阶段,在投资文化企业时,他表示自己相对于核心团队的艺术性,他更看重经商能力,这其中包含了开放的精神和学习态度,其次他看重的是诚信,“如果你不诚信你就给我10倍回报我不要,我觉得这种钱很肮脏,虽然我也赚钱但是我要赚的这种睡的着的钱将来经的起历史检验的钱”。
郑培敏还看重企业家的学习能力,“这人一定要开放。不仅国家如此,企业也该如此,”他投的所有企业没有一个是家族控股。
除此之外,郑培敏非常强调生态圈投资,基本上他投资的每两个企业之间都会产生业务互动,比如开心麻花要做电视剧,就能跟长城影视合作等。
文化行业有它的特殊性,作为聚焦文化行业的投资人,郑培敏认为也需要有独特的要求。“决不要因为情怀而去动摇你投资的决策”,郑培敏甚至表示他在投开心麻花之前没有看过开心麻花一部剧,“其实我现在凡是我很喜欢的东西我在投的时候反而谨慎,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典型的80后90后的人群,我喜欢未必就有票房”,他补充道:“我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我喜欢,而是他的地位。第二个看他的公司自理,第三个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开心麻花应该说当时融资不黑价格不高。”
谈及大文化行业投资的现状,郑培敏认为:“如果说繁荣期是100的话我觉得现在最多是30到40,就是刚刚起步属于成长曲线的前半段——山腰以下。所以我们还是会坚持3年左右的文化投资。还有很多的机会很多细分行业里面还没有被挖掘。”
|